文化遗产

潘力:构建全球文化遗产传播力“生态圈”

9月16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组专题会议在陕西西安举办。中国传媒大学校务委员、传媒博物馆名誉馆长潘力在会上表示,文化遗产的传播力本质是多元主体协同、技术人文共振、跨文明价值共享的能力网络,它不仅是文化资源的全球流动,更是文明基因的深度对话。

文化遗产 传播力 校务 赵金 潘力 2025-09-17 12:44  3

数字赋能,让文化遗产“火”起来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是民族精神的瑰宝。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文化遗产面临着损坏、失传的危机。幸运的是,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生机,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火”起来。

数字 文化遗产 敦煌 文物 莫高窟 2025-09-17 05:38  4

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燃”起来的新引擎

数字技术首先打破了文化遗产的物理藩篱。高精度扫描、3D建模为文物创建了“数字双胞胎”,敦煌壁画得以纤毫毕现地呈现于屏幕,故宫文物也能“走”出深宫。借助VR/AR技术,人们可瞬间“穿越”至良渚古城,亲身感受远古先民的生活轨迹。这种超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将静穆的观

数字 文化遗产 技术 唐宫 三星堆考古 2025-09-17 05:27  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贵州召开

2025年9月16日上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召开。本次大会旨在总结过去5年工作、选举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推动非遗保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文化和旅游部社会组织党建和业务工作指导员段国强、全国各地139位会员代表出

文化遗产 贵州 代表大会 王晓峰 段国强 2025-09-17 09:45  6

数智文遗陕西行|当“石质书库”穿上“数字防护衣”,文化遗产“活”了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当传统技艺的拓包轻叩碑文,数字粒子同时在云端重构历史图景,拓印技艺正跨越时空界限,诠释着“保护”与“传承”的深层含义。这座集合千年匠艺与前沿科技的博物馆既保留了千年墨痕的温度,又让金石文化在数字浪潮中破浪前行。

文化遗产 书库 智文 石质书库 数字防护衣 2025-09-17 01:18  6

吕舟:要针对文化遗产领域作数字技术的再适配再开发

9月16日, 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组专题会议在陕西西安举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在会上表示,数字技术的运用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可能性,新的应用场景也对数字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和发展方向,需要针对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保护、监测、传

数字 文化遗产 开发 吕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25-09-16 21:38  6

用“数字化”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

9月16日至17日,以“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古城西安举行。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聚焦“文化遗产数字化”专题论坛。数字化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关乎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更在文

文化遗产 中华文明 文物 兵马俑 历史博物馆 2025-09-16 17:33  7

好评中国|用“数字化”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

9月16日至17日,以“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古城西安举行。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聚焦“文化遗产数字化”专题论坛。数字化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关乎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更在文

文化遗产 中华文明 文物 兵马俑 历史博物馆 2025-09-16 17:14  11

探寻文化遗产焕彩重生之旅——写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办前夕

2019年,巴黎圣母院的烈焰吞噬了数个世纪的文明记忆,但无人机实时监测、3D激光扫描和数字建模技术让巴黎圣母院的重建成为可能。当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在风沙侵蚀中褪色,“数字敦煌”项目通过高精度扫描,让千年艺术在虚拟世界获得永生。

文化遗产 互联网 论坛 遗产焕彩 焕彩重生 2025-09-16 09:55  6

起点主播说|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有何特点?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西安召开。本次论坛以“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围绕“保护·传承”“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开放·共治”四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本次论坛有何特点?一起来听。

主播 文化遗产 互联网 论坛 西安 2025-09-15 21:33  7

保护好古老长城 传承好文化遗产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长城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堪称“长城博物馆”。其境内调查认定的长城遗存总长约7570公里,约占全国长城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相关历史遗存总数达13804处,遍布自治区12个盟市76个旗县区;时代涵盖战国、秦汉、北魏、北齐、西夏、金代、

文化遗产 长城 呼和浩特市 清水河县 明长城 2025-09-15 11:16  4